“中国雪果“——枸杞历史

  • 枸杞命名

    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述:“枸、杞二树名,此物棘如枸之刺,茎如杞之条,故兼名之”。意思是说:这种植物的针刺像枸树的刺,枝条又像杞柳的枝条,综合这两种植物的名称,所以命名为枸杞。

  • 最早的枸杞记载

    枸杞历史文化源远流长,就古代文献记载而言,枸杞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,甲骨文名家罗振玉根据《说文解字》解释说:“杞,枸杞也,从木以声。”而据《史记》,《通志》载:杞氏“为夏禹之后” 。“杞”字见载于殷商甲骨文,其种植年代必在甲骨文之前,这说明人们在夏禹时代就已认识枸杞树,崇拜枸杞树了。

  • 最早的药用枸杞

    《神农本经》将365种药物按照性能功效分为上、中、下三类(三品分类法),枸杞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被列为是中药药材“木”类药品中的“上品”药。《神农本草经》“序录”中说:上药主养命以应天,无毒,多服久服不伤人,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服上药;中药主养性以应人,欲遏病补虚羸者服;下药主治商以应地。所谓“上品”药,即养命之药。

“中国雪果“——枸杞文化

传奇文化

枸杞的传奇文化是神化了的文化,可见枸杞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。从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,都有枸杞的传奇文化。古人认为常食枸杞可以"留住青春美色"、"与天地齐寿",因此,枸杞花被称为"长生花",枝条被称为"仙人仗"、"西王母杖"。

医药文化

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"春采枸杞叶,各天精草;夏采花,名长生草;秋采子,名枸杞子;冬采根,名地骨皮。枸杞使气可充,血可补,阳可生,阴可长,火可降,风可祛,有十全之妙用焉。"成书于南朝齐梁时代的《神农本草经》是我国现存的最早医药学著述。在其所列的365种药物中,枸杞属上品。

饮食文化

唐代宰相房玄龄,操劳过度,身心衰惫,后来坚持食用枸杞银耳羹,也收到了保健强身的良好效果。明代邵应节献给嘉靖皇帝的补养名方七宝美髯丹,其中就有枸杞这一宝。清代慈喜太后服食的益寿膏、长春益寿丹,枸杞也是其中的重要食物。

吉祥文化

枸杞是中华民俗文化八大吉祥中植物之一。古人云,所谓'吉者,福善之事;祥者,嘉庆之征'。民俗文化中杞菊延年的吉祥图,画的就是菊花和枸杞。火红的枸杞是吉祥的象征,而在中国,红色象征着激情、喜庆、幸福,红色的文化是一种成功的文化,吉祥的文化,健康的文化。火红的枸杞,火红的文化。

地域文化

中宁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,光照充足,昼夜温差大,发源于六盘山与黄河交汇处的山洪冲积土壤矿物质含量极为丰富,腐殖质多,熟化度高,灌溉便利,水质独特,正是这一独特的"塞上江南"地理环境和小区域气候为枸杞生长提供了最优越的自然环境,从而使中宁县成为中国枸杞的发源地,成为中国枸杞之乡。

杞酒文化

从古文献记载看,"杞"树与"枸"树是两个不同树种,《诗经·小雅》"南山有杞"、"南山有枸"就是明证。枸树亦称拐枣,属李科,系落叶乔木。其果实酱褐色,可酿酒。古人将其鲜果封入大缸自然发酵,酿成酒后,芳香四溢,甘美味醇,称为"枸酱"酒。

枸杞原产地

中国枸杞之乡中宁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西侧,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,已有600多年的历史。1961年,中宁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枸杞生产基地县;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“中国枸杞之乡”;2000年又被命名为“中国特产之乡”;素有“天下黄河富宁夏,中宁枸杞甲天下”的美誉。

枸杞最早的人工种植

唐代诗人刘禹锡诗曰:“僧房药树依寒井,井有香泉树有灵。翠黛叶生笼石甃,殷红子熟照铜瓶。枝繁本是仙人杖,根老新成瑞犬形。上品功能甘露味,还知一勺可延龄。”从诗词中看,在唐朝枸杞人工种植很广泛,枸杞药食两用的养生效果,在唐宋时期就已达成共识,且成为交易珍品,且枸杞人工种植技术已较为成熟。

枸杞引种

上世纪 50-60 年代,枸杞的主要产区是宁夏。上世纪 60-70 年代,国家实行粮食、化肥等奖售政策以鼓励生产。同时,新疆、内蒙古、甘肃等省、区引种试种成功,种植面积逐年扩大。70-80 年代,产量逐年增加,销售也随之增长。1970 年收购量已接近 200 万公斤,缓和了国内市场供应。枸杞主要产区拓展为是宁夏、新疆、甘肃和内蒙。80-90 年代,通过广泛引种栽培,逐步形成了宁夏、甘肃、内蒙、新疆、河北、湖北、青海、西藏等枸杞种植区。90-00 年代,除了以上提到的主要产区,同时还辐射到东北三省、华中、华南等地区,但以宁夏枸杞质量最佳。宁夏拥有专业的研究机构和科技队伍,目前已形成了“以卫宁平原老产区为主体,清水河流域和贺兰山东麓为两翼”的 54 万亩种植布局。

枸杞文学

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,灿烂的文化,自传说的神农尝百草,辨草木之性,教人治病始,古人不仅早知道枸杞作食、疗疾,而且从宫延宴会到人们的生活中,常以枸杞为题,用比兴手法,赋诗作歌。 枸杞不仅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,而且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《诗经》中有关枸杞的作品达7首之多,如"陡彼北山,言采其枸"、"南山有枸,北山有李……乐只君子,德音不已。"、载飞载止,集于苞(茂盛)杞。"、"湛湛露斯,在彼枸棘(枣树),显允君子,莫不令德。"等诗句,表明枸杞在当时就已受到上流社会的青睐,被视为美好与高贵的象征。